陈寅恪庐山碑文?
一、陈寅恪庐山碑文?
在庐山一块较高的柱石正面,镌刻“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 背面刻立碑人“庐山植物园陈流求、立之精神,陈小彭、陈美延敬立”以及“二00三年六月十六日”;另一横向砾石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后学湖人黄永玉敬书”。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二、陈寅恪碑文是谁写的?
黄永玉写的。
在庐山一块较高的柱石正面,镌刻“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 背面刻立碑人“庐山植物园陈流求、立之精神,陈小彭、陈美延敬立”以及“二00三年六月十六日”;另一横向砾石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后学湖人黄永玉敬书”。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三、悼念母亲碑文成语?
悼念母亲碑文的成语可以用泽被后世
泽被后世,汉语四字成语
泽被后世的拼音 zé pī hòu shì
成语注释
泽:恩泽,恩惠。被:古同“披”,遍及的意思。泽被后世是指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
成语出处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例句
慈母一生辛勤操劳,泽被后世。
四、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悼词?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沈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出自:《金明馆丛稿二编》,作者:陈寅恪。
五、为什么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碑文?
陈寅恪和王国维在当时是学界泰斗,在清华是挚友,知交,相知笃深。王国维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于颐和园昆明湖自沉,死因众说纷纭。作为其生前的知交,陈寅恪写碑文当仁不让,也在碑文中阐明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六、陈寅恪王国维纪念碑碑文译文?
碑文: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译文:
士的读书做学问,这将以摆脱思想于世俗谛的桎梏,真理因此得以提高。思念而不自由,宁可死了。这是古今所共同的努力为仁圣,难道平庸的希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的意志,这是讨论在一个人的恩怨,一个姓的兴亡。噢!在这石头在讲堂,是悲哀而不忘。
表哲人的奇节,诉真情实感的茫茫。未来不可预知的了,先生的著作,或许可以不显著;先生的学说,或许,可商,这些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经过千万年,与天地而同时间,共三光而永光。
七、陈寅恪写给王国维的碑文什么意思?
精确的概括出陈寅恪所认为的王国维,崇尚自由,肯已死力争,是国学之楷模。
同为国学大师,陈寅恪对于王国维的精神是表示肯定以及赞扬的,是最能诠释当代学术应该怎么做、如何做的。
同时陈寅恪站在客观角度上,是极其准确的对王国维的一生的判断。同时,也是告诫后人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也必须以生死力争。
八、陈寅恪生平?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复旦公学。
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回国。
民国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上海与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唐筼结婚。二人育有三女,一生相濡以沫。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昌宫词》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离开人世;11月21日,夫人唐筼辞世。
九、陈寅恪校长?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没有担任过大学校长。
十、陈寅恪文凭?
没有文凭。
陈寅恪icon是清华“四大导师”最例外的一个,他既没有文凭,也没有著作,甚至连工作经验都没有。可这样的陈寅恪却被举荐人梁启超评价说: “我梁启超著作等身,可这等身著作却不及他百字有价值”。
这就是陈寅恪在历史上的独特出场方式,这般出场,与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出场,殊途同归。
进入清华后,陈寅恪很快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他的真正实力。他上课完全不看书本,却总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一节课上成知识的饕餮盛宴。他上的课,不仅清华的学生喜欢听,就连北大的学生也赶来听。
很快,陈寅恪在清华有了很多别号,“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师”、“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等等,都是世人给他的别号。
陈寅恪还有两个无人可及的别号,叫“活字典”、 “活辞书”。
陈寅恪是“活辞书”的事,清华的人都知道,不论是谁,只要请教他“自己想做什么研究缺少什么论据”,他立马会对来人说:你去哪里,几楼,找哪本书,翻到目录第几页,找哪几部分就行了“。
这样的存在,清华仅此一人,中国也尽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