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孔子问礼全文及译文?

2024-07-17 11:05:1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孔子问礼全文及译文?

      全文如下: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

  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会节。既有成事,而后治其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其顺之也,而后言其丧祭之纪,宗庙之序。品其牺牲,设其豕腊,修其岁时,以敬其祭祀,别其亲疏,序其昭穆。而后宗族会燕,即安其居,以缀恩义。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器不影镂,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古之明王行礼也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

  孔子对曰:“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以遂其心,以怨其政,以忤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虐杀刑诛不以其治。夫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是即今之君子莫能为礼也。”                                        问礼白话文翻译

  鲁哀公请教孔子说:“隆重的礼仪是怎样的呢?您说到礼仪时,总是将它看得很重要。”孔子回答道:“我见识浅薄,不能详细准确地说出隆重的礼仪。”鲁哀公说:“还是请您为我讲讲吧。”

  孔子回答道:“我听说,在黎民百姓的生活中,礼仪是最重要的。没有礼就不能有节制地侍奉天地神灵,没有礼就无法区别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不能分别男女、父子、兄弟的亲情关系以及婚姻亲族交往的亲疏远近。所以,君主把礼看得非常重要,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用他所了解的礼来教化引导百姓,使他们懂得礼的重要和礼的界限。等到礼的教化卓有成效之后,才用文饰器物和礼服来区别尊卑上下。百姓顺应礼的教化后,才谈得上丧葬祭祀的规则、宗庙祭祀的礼节。安排好祭祀用的牺牲,布置好祭神祭祖用的干肉,每年按时举行严肃的祭礼,以表达对神灵、先祖的崇敬之心,区别血缘关系的亲疏,排定昭穆的次序。祭祀以后,亲属在一起饮宴,依序坐在应坐的位置上,以联结彼此的亲情。住低矮简陋的居室,穿俭朴无华的衣服,车辆不加雕饰,器具不刻镂花纹,饮食不讲究滋味,内心没有过分的欲望,和百姓同享利益。以前的贤明君主就是这样讲礼节的。”

  鲁哀公问:“如今的君主为什么没有人这样做了呢?”

  孔子回答说:“如今的君主贪婪爱财永不满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放荡懒散而又态度傲慢,固执地搜刮尽人民的资财。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招致百姓的怨恨,违背众人的意志,去侵犯政治清明的国家。只求个人欲望得到满足而不择手段,残暴地对待人民而肆意刑杀,不设法使国家得到治理。以前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前面说的办法,现在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后面说的办法。这说明现在的君主不能修明礼教。”

二、孔子为何要到洛阳问礼?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 东曲阜)人。其先祖是宋国贵族,到孔丘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了。他的 童年生活并不富裕,他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丘长大以 后,曾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吏。他从小就喜欢演习周礼,很 想到周都洛邑(洛阳)作一番详细的考察,便设法把他的理想告诉了当地 的大贵族南宫敬叔。 南宫敬叔看他很有志气,便请求鲁国国君鲁昭公让 他和孔子一起到洛邑去学习周礼。

他们到洛邑后,首先去拜访了老子。 老子当时是东周王朝的征藏史,掌管周朝的图书典籍。他博古通今,通 礼乐之源,著《道德经》五千言。他热情地接待了孔子,见孔子虚心好学, 就认真地向孔子传授周礼,并把自己处世的经验和为人的道德也告诉了 他,使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此期间,孔子游览了周王城的殿堂宫 室——周天子召见诸侯和国家举行大典的明堂,祭祀周先祖后稷的太庙 及祭天地的社坛等。历郊祀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观先王之遗 训。

他还详细地游览了人文荟萃的周朝京师洛邑,考察了市容、城门、庙 宇等。与此同时,为了学习周乐的知识,又特意拜访请教了擅长音乐的 苌弘。 苌弘是周朝大臣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谋臣),善乐,博学多闻,名显 诸侯。

苌弘接待了孔子,并向他详细地介绍了周乐。孔子走后,苌弘对 刘文公说:“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仲尼,见他有圣人之像,而且说话口不离 先王,又谦虚又有礼貌。他还博闻强识,博物不穷,可能圣人又要出世 了吧!”离开洛邑前,孔子还请老子的弟子康桑等人给他详细地介绍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各项内容,并参阅了各类图书典籍等。

孔子通过对洛邑的考察和对“礼”、“乐”的访问,感到深得教益,万分感叹地说:“我今乃知周公之圣与周公所以王也。”孔子回到鲁国后,利用他在洛邑所获得的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他在参观考察中和在拜访请教著名学者时目睹耳闻所获得的知识,删订“六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乐经》《春秋》),并借此阐发自己的观点,为儒家的理论和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此后,儒家思想传播四方,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但儒家思想的渊源却在河南洛阳。

三、孔子入周问礼的典故?

孔子问礼,相传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请示当时鲁国的国君。得到鲁国国君的批准后。排遣一辆二马拉的马车,一个书童,一个车夫,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东周。

四、孔子向老子问礼的礼是什么意思?

孔子向老子问“礼”,其实就是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

孔子向老子“问礼”时,很可以是他最失意的时候

我们知道,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并不是去旅游,更不是去欣赏风景,而是去推广自己的治国主张。

但是,他“周游”列国多年,尽管有些国君非常器重他,但是却没有接受他的治国主张,就算是在鲁国,他的主张也只维持了一年,就被他人替代了。

因此,对于孔子来说,他的一生,其实也可以说是到处碰壁的一生。

对于任何人来说,每一次碰壁,事实上都是一次失意,就算是圣人也不例外。

而孔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向老子“问礼”,因为每一次失意,都会给人带来某种困惑,甚至会怀疑自己主张的可行性。

所以,孔子需要找另一个比他知识更渊博的人来帮他解决这种困惑,而这个人就是老子,就好比我们普通人有困惑需要找人开导一样,或者说,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在他的心里,也唯有像老子这样的智者才有可能解决自己的困惑,于是他才三次“问礼”于老子,当然,也有可能更多,只是没有记载而已。

五、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原文?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于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以。”

六、洛阳孔子入周问礼碑何时开发?

孔子入周问礼碑,位于洛阳瀍河区东关大街与华林路的交叉口。此碑是由清雍正五年(一说雍正六年),也就是1727年的时候,河南尹张汉书写,由洛阳县令郭朝鼎为纪念孔子入周问礼事件而刻立的。该碑曾因战火而毁,并于1961年修复重立。也就是说,已经不是原装的了。

七、庄子中记载孔子问礼的对象是?

孔子问礼的对象是老聃。也就是老子。这是中华文明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华夏二位圣人的见面,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大发展。

孔子见过老子后,发出了老子犹龙也的高庋评价,并说出了朝闻道夕死可也的话。所以说二位先圣的见面,是中华文明发展史最大的历史事件。

八、孔子问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如下:

孔子问礼于老子。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向比自己有学问的人多请教。孔子问礼出现在春秋晚期。孔子在思考如何恢复周王朝礼乐制度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来到了当时的周王朝都城洛阳向当时的周王朝收藏史李耳也就是老子请教礼仪事宜。也被历史称为问礼于老子。

九、孔子礼,含义?

孔子所主张的“礼”最主要的含义就是“行为规范”。这个“礼”的作用包括:

一,政治上的作用,用所谓“礼制”、“礼治”,建立各种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统制国家的作用。

二,社会上的作用,用所谓“礼教”,通过节日习俗、庆生、婚礼、丧礼、祭祀等各种社交礼仪、礼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何礼”,这是孔子的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及“仁”的灵魂,期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俢养品德的君子。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即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了每个社会成员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日常生活中的礼是颇为细致浩繁的,然而正是这个礼在规范人们言行的同时,构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广泛基础。

孔子经历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

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

十、孔子礼含义?

孔子所主张的“礼”,最主要的含义就是“行为规范”。这个“礼”的作用包括:

1、政治上的作用:所谓“礼制”、“礼治”,建立各种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统治国家的作用。

2、社会上的作用:所谓“礼教”,通过节日习俗、庆生、婚礼、丧礼、祭礼等各种社交礼节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这是孔子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以“仁”的灵魂,期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外在的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于修养品德的君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