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是怎样巧用气象收复台湾的?
一、施琅是怎样巧用气象收复台湾的?
是这样的:鉴于以往的教训,施琅把选择出兵的季节、时间、风向等条件作为一件大事,派专人查阅气候资料并进行了海情和风向、风力的实地观测。
攻台之前,清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但在选择北风还是南风的风向出兵这个关键问题上,军内存在不同意见。施琅认为:台湾地区高温多雨,特别是在偏南风向下,风速和缓顺畅,因而有利于舟师横渡海峡。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就南风和北风对航海军事的影响优劣做了比较。他说:“乘夏至南风成信,当即进发捣巢。盖北风刚硬,骤发骤息,非常不准,难以预料;南风柔和,波浪颇恬,故用南风破贼,甚为稳当。”他的理由最终说服了康熙帝和其他将领。二、台湾第一任巡抚是施琅吗?
1. 是的,台湾第一任巡抚是施琅。2. 施琅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台湾担任巡抚,负责维护清朝在台湾的统治。3. 施琅在台湾的治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边防、整顿军纪、开垦荒地等,为清朝在台湾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治理成果也为后来的台湾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施琅 妻子?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1696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施琅结局?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逝世,谥号襄庄,赠太子少傅衔,就此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
收复台湾后的施琅,也参与组织了台湾地区的生产和开发,为台海交流与台湾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上的施琅,曾是郑成功的部将,但最终却成为了郑氏集团的“掘墓人”。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
早年的施琅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将,从17岁开始就跟随郑芝龙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郑芝龙对其也是非常器重。
在顺治三年(1646年),原本在东南沿海组织抗清的郑芝龙,突然选择了向清朝投降,这使得当时闽浙一代的抗清形势瞬间恶化,在期间,郑成功还因不愿投降清朝而与其父郑芝龙反目。施琅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随同郑芝龙投降了清朝,这也是他第一次投降清朝。
然而,此时的施琅并没有受到重用,不仅要忍受寄人篱下的苦闷,还受到了其他将领的限制和掣肘,于是施琅带队归顺了郑成功,重新开始了反清之举,并且就此成为了郑成功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
可是好景不长,施琅与郑成功反目了。
其实施琅与郑成功的反目仅仅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两人只是因为争夺一名叫做曾德侍从,就此变得相互不信任,双方也随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终的结果是施琅只身逃走,全家尽数被郑成功屠灭。
“曾德事件”的爆发实际上尤其必然性。有人说曾德本就是清朝派来奸细,而实际上,此时的郑成功在已经开始变得性格多疑,且喜好杀戮,这一时期被他处死的亲信和将领不在少数,这也使得郑氏集团内部是人人自危。
就这样,施琅于顺治九年(1652年)第二次归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重用,只是在后来与郑氏集团的三次大战中,施琅皆以战败收场,加上鳌拜专权,对其进行了打压和牵制,使得施琅沉积了十多年的时间。
而实际上,导致施琅沉积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亲政后的康熙皇帝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统一台湾,并且先后与郑氏集团领导人郑经进行了多次会谈,但是结果均已谈判破裂收场。
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彻底平定“三藩之乱”后,才最终决定通过武力方式收复台湾。
然而此时的施琅却遭到了朝廷中大部分官员的怀疑,一来是因为其原是郑氏集团的旧将,一直以来就受到怀疑,二来就是因为此前三次与郑氏集团的战争的失败结局,所以他并不为人所看好。
然而此时朝中有人愿意用身家性命做担保,力荐施琅带兵功台,这个人便是当时的福建总督姚启圣。
于是,在姚启圣的力荐之下,施琅才得以披挂上阵,有机会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雪恨。
然而,施琅此后的做法颇为人所诟病,甚至可以用“恩将仇报”来形容。
他先是担心姚启圣同自己争功,极力排挤姚启圣,将“二人协同平台”变为了由他自己“一人独断指挥”,于是姚启圣并没有参与直接的攻台战斗,而是在后方负责军需给养。
就在施琅攻克澎湖,迫使郑氏集团投降后,施琅却马上上疏,以支援不利为由弹劾姚启圣,结果让姚启圣陷入了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
最后的结果是,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而用全家性命做为担保推荐施琅的姚启圣却落得几乎没有任何封赏的地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在困苦与疾病中去世,终年六十,其葬礼的钱都是同僚东拼西凑出来的。不得不说这也算是施琅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污点。
五、施琅孙子?
有施剑龙等53个孙子。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人。崇祯十年,17岁的施琅加入了明总兵郑芝龙(郑成功老爹)的队伍,在他手下当千夫长。因剿捕山贼有功,被封了将 军。后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父、弟被杀而降清。经推荐,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从康熙三年起,曾多次建议征台。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余艘,自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灭了郑氏政权,因功被封为靖海侯。
六、施琅祖先?
祖先
施琅是福建泉州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祖先叫施柄,是南宋高宗时期评事官,于1163年(隆兴元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县施大庄(今郭陆滩镇青峰村)南渡入闽,成为了浔海施氏的始祖。
本人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七、施琅简介续?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兄弟。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八、施琅出海了吗?
施琅出海了,收复澎湖后,直奔台湾岛。
九、施琅的功绩?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少年施琅不喜爱读书,弃书习剑,精通兵法并且智勇双全。
初次降清施琅早年为明将军总兵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的部下,身先士卒,屡战奇功。后来清兵南下,势如破竹,郑芝龙临危降敌施琅也就随之投降了清军。
投奔郑成功 郑成功耻于其父亲的降清行径与之决裂,继续抗清。郑成功很看中施琅的军事才能,多次游说他,加之施琅在清军中寄人篱下不受赏识,考虑了许久最终投奔了郑成功。施琅跟随郑成功征战多处,屡建战功,名气是越来越大。
再次降清 史料记载施琅为人直率,性格耿直之处颇多,做事很多不顾上级的颜面,直言不讳,易于冲动,与上司郑成功积累了重重矛盾,因曾德事件与郑成功公开决裂,最终酿成父亲,弟弟被郑成功诛杀的大戾。施琅走投无路,又报仇心切被迫于顺治八年再次投降了清朝。
效力清廷康熙二十二年,在清政府平定了“三番”之乱后,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当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很大的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施琅三度改易门庭,两次在明朝军队效力,又两次投降清军,这样的经历难免惹来后人的非议。与同时代的史可法等人对比,道德上显然有些立不住脚。然而,就此否定施琅的功绩未免有失偏颇,因为施琅不仅有平台之功,更有保台护岛之功.
各部族之间的征战自然会产生各民族的英雄传奇,它的历史意义是不朽的,其精神也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但是,作为居于主干地位的汉族,在处理这些历史人物时显然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谨慎;具体到在面对施琅这一个案的时候,显然应该把版图、利益这样的概念放在思考的首位。
“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是对郑成功和施琅功绩客观、完美的写照。至于施琅究竟是叛徒还是忠臣自有后人评说。
十、施琅生于何年?
1621年
施琅(1621年-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
施琅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将,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上风候、潮汐。清顺治三年(1646年),从郑芝龙降清,后投郑成功抗清,任左先锋,会兵相继攻占漳浦、云霄(今均属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