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白事 > 正文

郴州有什么寺庙?

2024-06-28 22:30:25  来源:网络   热度:

郴州曾经知名的道观寺庙: 橘井观:位于今郴州市一中橘井旁,是苏仙传说中苏母和苏仙居住过的地方,建于汉,北宋真宗时赦赐集灵观,后改名橘井观,为砖木结构,庭院内有一株苍老的橘树,树旁有一眼竖井,名橘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多次重修,现已被毁,如今在原址旁还保留一些石墩和重修碑刻几块。

文庙:文庙即孔庙,又称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封建社会,统治者遵从儒教,尊孔子为圣人,因此全国许多地方均建有文庙。郴州文庙在今罗家井通程电器城附近。宋名先师庙,明称文庙。长148.33米,宽90.3米,面积13394.2平方米,曾经为郴州乃至湖南规模较大的建筑群,有钦赐御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土地参、圣集大成四块金匾,悬于大成殿上方。

殿前为丹墀、白石栏杆,两庑有钟鼓亭、名宦祠、乡贤祠、大成门等,殿后有崇圣祠、忠孝祠、节孝祠等。明代为儒学,清代为州学学宫。今郴州市二中,原湖南私立适存中学创办人李达九先生于1946—1959年间也到此整修为校舍办学,1960年为烟厂厂房。全部建筑今无存,现在在原址还能找一些寺庙的门眉石,栏柱石以及石墩。

城隍庙:“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因此,郴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也不例外建有城隍庙。郴州城隍庙原址位于今西街八一路交汇处附近,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多次重修。过去城隍庙既是作为祭祀城隍的地方,也是本地群众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五十年代因西街扩建被拆除。 1928年3月12日,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时期,为落实湘南特委反敌的焦土政策,针对许多群众的不满、不理解,中共郴县县委到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对群众做解释工作。

反动分子利用城内革命力量空虚之机,发动暴乱,当场把正在台上讲话的县委书记夏明震等十多名干部杀害,引发城内大规模骚乱,导致200多名革命群众被杀害。

这就是郴州革命历史上著名的“反白事件”。

娘娘庙:原址在今龙骨井乌石矶,最早为唐郴州丞相刘瞻旧居,进门左侧墙上嵌“刘平章故里”唐代楷书阴刻石碑,后在原址改建娘娘庙。

南塔寺:位于今南塔公园南塔旁,文革破四旧被毁,原址还能找到寺庙的一些石墩石碑等遗物。

宋郴州知军阮阅有诗云:“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台前天阔秋多月,塔上风微夜有灯。”

明代进士袁子让曾经在寺里攻读,后人称其书屋为袁进士读书堂。

成仙观:原址在郴州市西南骡仙岭(原名武昌山)上。成仙即成武丁,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成武丁死后安葬在武昌山上,后来有人见他骑骡向西边天际走去,于是,成武丁成仙了的故事流传开来。

后来有人在山上修建了成仙观,供人们祭祀,同时,把武昌山改名叫骡仙岭。

香山寺:香山在郴州城南五里内官道旁。山上有香泉,因泉旁有古香花树而得名,泉旁旧有香山寺,现泉已枯,寺已不存。

宋张舜民有诗《香山寺》:“万里炎荒厌翠微,一泓泉石抱幽奇。回头便是清凉地,无限行人过不知。” 东山寺:位于今东塔岭上,始为唐代刘瞻读书的地方,后人在此建刘相国读书堂,后改为东山寺。清乾隆年间署郴州知州都世喜改建东山书院,现为湘南起义纪念塔 此外,还有位于今文化路八一步行街的开元寺,东街青淑桥附近的法宝寺,西街人民医院附近的五通庙,北街张家巷附近的关王庙,东塔岭下的牙石庙,郴州城东门外苏仙桥畔的开福寺,北湖畔的龙王庙等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