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曲阜的葬礼习俗?
曲阜的葬礼习俗归纳起来,主要程序有以下方面:
初丧濒临咽气时,一般要为其沐浴更衣,咽气后,用白布、蓝布、黑布或特制的绣着文饰的“衾”、“轻被子”等盖住尸身,称为“小敛”。小敛前,有的地方要求给死者的口中放入一定的物品,如制钱、硬币、红布、五色线等,称为“噙口”、“压口”。移至堂屋的灵床上,儿女、亲戚在旁守护。死者的儿子或侄子要手持香火秸秆为其“指路”,意为告诉亡灵该向何处去;指路后是“送浆水”,浆水用生水、生面和小米等搅拌而成,或只为清水,早、中、晚三次,意味着给亡者送食物。亡后三天,要发盘缠,给亡者烧纸马、纸钱等纸扎;现代更有纸扎汽车、电脑、楼房等等。死者入棺,谓之“大敛”、“入殓”,要“净面”、“撒垫背钱”、“罩头”、“镇钉”等。现在,由于火化制度的推行,入殓的程序逐渐消失,或象征性地将骨灰或骨灰盒装入另一个盒子。
吊丧吊丧环节中有三项内容:报丧、开吊、守灵。报丧,一方面是告知亲友,另一方面是告知周围的街坊邻居。按传统仪式,报丧者要给报丧对象磕头,然后报告关于死者的情况。现在,除了至亲好友需要报丧者上门报丧外,还可以通过发布或递送“讣告”、“讣闻”等方式告示。在山东有些地方还有用特定标示来公告报丧的。临清地区,死者家要在街门上贴一条白纸,起到“出丧牌”的作用,名为“封门”。开吊,是指布置灵堂、接受吊丧者哭拜等一系列活动。死者的近亲参加吊丧的仪式比较隆重,要携带挽联、祭品、黄表纸、纸元宝等一宗祭礼前来。从大殓之后到出殡,儿女等人要日夜守护在灵柩旁,称为守灵,其间男不剃头、女不梳发,晨烧“鸡鸣纸”,晚焚“夜辰香”。有人来吊丧,要磕头谢孝。
出殡出殡是丧礼中最隆重的仪式。由于出殡仪式极其繁乱,需要较多人手,所以很多朋友、乡邻会到亡者家中帮忙。出殡这天早上,鼓乐班子就来到主家,开始吹奏,名为“闹丧”。出殡仪式从“点主”开始,即孝子将灵牌交给当地德高望重的文官或家族内有威望的老人,在“主”字的点上用朱砂笔点一下;孝子将灵牌捧回,就可以出殡了。“斩碗”,就是在灵前把倒扣在灵柩前的黑碗用刀砍碎。待众人“启灵”、“抬棺”后,孝子要“摔盆”;摔得越碎,被认为子孙越兴旺。梁山一带,称摔盆仪式为“路祭”,其他一些地方的“路祭”则指在出殡路上进行的祭祀活动。
安葬掘墓,俗称“挖坟坑”、“开圹”、“打圹”等。在临朐等地,要在下葬之前举行“祭坟地”、“祭阴宅”等仪式,奏乐、摆供、焚香、奠酒、放鞭炮,将长明灯、五谷仓、水罐、粮食、纸扎的童男童女等陪葬品放入墓穴。棺木入穴时,鞭炮、鼓乐大作,孝子等人痛哭。在曲阜、龙口等地,棺材入穴后,死者的子女每人抓三把土撒在棺盖上。有些地方子女拿起铁锹,领着大家铲土盖棺。安葬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孝子和亲属要来圆坟,即为新坟添土、祈福。
葬后祭礼山东各地有为逝去的家人“烧七”和过周年的惯习。每隔七天,死者的儿女亲戚应到坟前祭祀。俗话说,“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到“五七”和三周年祭祀时要特别隆重。除了烧七,还要烧百日、烧周年。
家中老人去世,子孙、亲属要按制易服,民间统称“戴孝”。这里所说的“制”,是指我国传统的“五服制”,是指祖父、父亲、本人、儿子、孙子的五代人,在死者五服之内的男女,都应该戴孝。孝子要身穿孝服,头戴孝帽,脚穿孝鞋,腰扎孝绳,手持孝棒。旧时的孝子要戴麻冠,现在一般都是用白布大致缝个简单的“孝帽”,也有干脆用白布大体在头上一缠;腰里扎的孝绳,大都是两股麻搓成的一根绳;孝棒按照传统,必须用鲜柳树棒,不剥皮,用白纸缠绕,贴上白纸花、纸穗。等仪式完毕之后,将这根柳枝插在坟头上或坟旁,希望它能生根发芽,保佑子孙兴旺。
旧式丧礼除了对亡者的追忆与祭奠之外,更多地藏纳了迷信思想和仪式,产生了铺张浪费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倡导破除迷信和实行殡葬改革,礼仪逐渐简化。60年代中期,不少人家以砖砌墓,开追悼会,送花圈,形式隆重而节约。70年代以来,一般火化,儿女臂带黑纱,同时通知亲友吊唁的日期,开追悼会,举行吊唁仪式。礼毕,儿女捧骨灰盒,由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或葬于公墓。